• 欢迎访问上海经济师考试网!一站式服务,为广大考生提供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指南、考前辅导、考试培训、考试时间、试题题库等相关内容。
  • 报名时间 报考条件 视频课程 预报名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 即开即用

    上海经济师 >经济师资讯 > 全国经济考试资讯 >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2023-12-18 09:44:20    来源:新周刊    点击:

    全国经济师资讯栏目为您分享: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生学子发现,自己正面临“无宿舍时代”。好不容易考研上岸,学校却不给研究生分配宿舍了。下文就为各位带来相关内容的解读!


    根据多所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非全日制学生、硕士学生和户籍学生一般不分配宿舍,这意味着有些学生必须自己租房。


    这部分不提供宿舍的大学大多是985所大学,分布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从市场租赁价格来看,学生的额外费用急剧增加。


    为什么大学不再提供宿舍?这显然与高校不断扩招和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有关。为什么学校后勤管理跟不上大规模扩招的背景?当学校不能再提供宿舍时,有没有更人性化的措施?


    读研究生,多了一笔房租支出


    2022年7月26日凌晨,西南交通大学迎新网有5600名新生同时登录,目的是“抢宿舍”。


    在高兴地收到录取通知书三个月后,这群学生在新生入学手册中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分配到宿舍,住宿配额需要“抢劫”。同一天,由于同时登录迎新网的人太多,网站一度被卡住。


    早在2018年,北京大学就因宿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当时,学校即将开学,学校暂时通知,由于宿舍资源短缺,需要抽签决定谁能住万柳学生公寓。大约45%的新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


    为此,几名硕士新生为学校写了一篇题为《为了留在北京大学,我可能要花20万元》的文章,在网上形成了刷新的趋势。在汹涌的舆论下,北京大学改变了做法,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教师和访问学者的原住宿安排,帮助需要住宿的学生解决住宿问题。


    虽然当时学生的住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时间到了今天,大学不再为一些研究生提供宿舍的趋势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


    《新周刊》记者查阅了2024年大学发布的硕士招生章程,发现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85、211所学校不为兼职硕士或定向生提供宿舍。


    其中,也有大学延续住宿申请制度。需要住宿的学生提前申请,学校将酌情安排。


    围绕“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的讨论,有一种声音认为,住在集体宿舍不仅会有内部要求,还会有门禁要求,学生会像孩子一样受到学校的控制。此外,集体宿舍大多是六八个房间,几乎没有给成年人留下私人空间。


    但对于大多数价格敏感的学生来说,面对经济问题,隐私、个人边界自由等都可以放在一边。


    没有公益性的学校宿舍,走读带来的读研成本急剧上升。根据往年的数据,我国公立大学的住宿费几乎20年没有上涨,费用基本在1000元/学年到2000元/学年之间,大部分是1200元/学年。如果你在校外租房,以一二线城市的地价,一个月的房租几乎足够上学年的宿舍费。


    小诺于2022年被北京大学录取。在得知学校没有分配宿舍后,她在北京大学南门租了一间两人房,每月2300元。优点是靠近学校,日常上学,参加学校活动更方便;缺点很明显,很贵。


    她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很抱歉,也不能向父母要那么多钱。研究生入学3年的学费和住宿费近30万元。入学后不久,她开始了各种紧张的兼职工作。


    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日程安排,“又被没钱的生活唤醒了”。


    除了每月600元的研究生补贴外,她还通过在学校办公室实习、不定期接受各种活动、帮助翻译等兼职工作获得收入,每月可获得约3000元。但这也意味着她必须接受工作,合理安排兼职工作和学习时间。


    在扩招的背景下,宿舍迟早不够用


    筒子楼是上世纪流行的宿舍形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苏联集体宿舍筒子楼的启发,中国高校建造了筒子楼形状的宿舍。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集体宿舍筒子楼的启发,中国最早的大学也建造了筒子楼形状的宿舍。


    筒子楼的房间紧密排列在走廊两侧,每层都有公厕,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1952年中国高校调整后,宿舍基本采用筒子楼的形式。


    集体宿舍可以让学生和老师聚在一起,方便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基本生活。自1998年以来,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盛行,甚至出现了“永远不要把大学的筒子楼带入21世纪”的声音。后来,这种宿舍逐渐消失了。


    一方面,校舍越来越破,另一方面,这也与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有关。1998年11月,经济学家唐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出建议——《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人数的两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人数。这个建议已经被采纳了。


    1999年,全国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总招生人数达到159.68万人,增速达到47.4%,到2003年,我国高校本科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


    当时不断扩招,导致学校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著名的北京大学万柳公寓于2002年建成,以缓解学生住宿紧张的矛盾。万柳公寓是由外部承包商建造的,是当时高校探索物流社会化的产物。2003年,北京大学资源集团花费5.35亿元购买万柳公寓的产权和使用权。


    不仅本科生扩招,研究生也扩招。1999年,全国研究生人数为7.3万人;2017年,这一数据达到80.5万人,研究生总数达到263.9万人。


    扩招是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2021年5月13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研究生将再次扩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预测,2023年扩招率将稳定在10%左右,并在5-7年内持续增长。


    这样的研究生规模能否与高等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匹配,还有待商榷。此外,近年来,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一些高校还将研究生制度从2年调整为3年,博士制度从3年调整为4年。


    此外,博士毕业现象也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03年博士生毕业率为46.5%,2012年突破60%,2018年达到64%,60%以上的博士生无法正常毕业。


    在各种因素下,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部分高校宿舍床位越来越紧张。


    为什么不多建宿舍?


    既然宿舍不够住,未来5-7年扩招还是大势所趋,为什么不多建宿舍呢?


    1999年至2010年,为了满足教育部“平均土地”的要求,许多大学开始扩建或搬迁新校区。当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下属高校“银校合作”的通知》,鼓励学校向银行融资建设校舍。也就是说,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学校的自筹资金。


    2022年,论文《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提到,一些研究人员对我国某省重点大学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大学只有约50%的预算来自财政拨款。


    根据许多高校公开的宿舍建设项目招标文件,财政拨款很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资金来源有三种情况:企业自筹、部分自筹、公益捐赠。


    例如,2021年,福州中医药大学在旗山校区新建宿舍,工程招标4000多万元全部来自自筹。


    或者,寄希望于争气、愿意花钱的校友。2023年11月29日,小米创始人、武汉大学校友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建设校园硬件和软件。有了这个,武汉大学一直很富裕。2020年建了4栋宿舍楼,确保2021年9月新生入学。


    论文还指出,许多学校在贷款建设过程中,贷款规模过大,逾期负债,利息负担过重。由于财政压力,近年来大学不敢贸然建设基础设施。


    在西方,在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了“宿舍条件好,价格贵”的共识。从美国非小说作品《农村人的悲歌》中可以看出,许多普通家庭的学生需要申请奖学金才能上好大学,更不用说住在昂贵的学校宿舍了。因此,西方大学的住宿模式对中国的参考意义不大。


    事实上,在台湾,大学宿舍床位紧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据2017年高等教育工会统计,台湾大学宿舍床位缺口超过26万张,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宿舍。大城市的大学情况更加严重。


    2019年,台湾省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宿舍推广计划”,预计5年内花费50亿台币推进改革。除了建宿舍,还有加强校园弱势学生租金补贴、建设校外社会住宅等措施。


    所谓“校外社会住宅”,是指学校租赁,担任“第二房东”,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优先租给学生。目前,我国高校周边确实有很多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市场的住宿,但价格普遍较高,租户良莠不齐,户型也不是专门针对学生设计调整的。如果这些资源能够整合,不仅可以缓解高校宿舍床位的压力,还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


    但事实上,住房开发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和配套资源。在这方面,大学并不擅长。这样,在招生简章中打出“不提供宿舍”这个词也是一种无奈。


    与大动干戈、建宿舍相比,给校园弱势学生补贴租金似乎是最柔软、最容易操作的。


    例如,从2019年起,复旦大学将向走读硕士生发放800元/月的交通补贴;如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硕士生不住宿,他们可以得到500元/月的补贴。


    经过对学生住宿需求的仔细调查,根据家庭条件进行划分;给予学生一定的租金补贴;或者根据学生的经济条件、课程、课时,决定学生是否可以申请宿舍。。。都是人性化的内部调整。


    经济师考试 备考更高效

    您的现状是?

    填写信息,获取结果

    姓名:
    联系方式:
    上海经济师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本文转载自:新周刊

    原文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500129672517719&wfr=spider&for=pc

    2025年上海经济师便捷服务

    *温馨提示:中级经济师培训报名咨询正在进行中。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上海经济师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上海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经济师政策、资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试题题库、咨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