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背熟吃透!中级经济师人名、理论汇总!(经济学基础)
还有谁在记人名理论的路上反复破防?科斯、凯恩斯、弗里德曼…名字又长又绕,理论和人对不上号?背了又混,学了就忘?【中级经济师人名、理论(经济学基础)大汇总】整理好了!话不多说,快来复习吧!
01、理论:恩格尔定律
人名/国别:恩格尔
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富裕程度越定律高,则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就越小。
02、理论:科斯的企业理论
人名/国别:科斯(美)
①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②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③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
④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
03、理论:科斯的产权理论
人名/国别:科斯(美)
①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②科斯定理覇渀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③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铇敛幽纤分夭网Ë笕賢要的作用。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04、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人名/国别:科斯(美)
记忆提示:两减一收
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②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③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05、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人名/国别:莫迪利安尼(美)
记忆提示:陌生
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06、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人名/国别:弗里德曼(美)
记忆提示:扶持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07、理论:全要素生产率
人名/国别:罗伯特·索洛(美)
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首先提出,也叫索罗余值。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GA=GY-αGL-βGk
08、理论:奥肯定律
人名/国别:阿瑟·奥肯(美)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美国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者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09、理论:菲利普斯曲线
人名/国别:萨缪尔、索洛(美)
①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②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把它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后来十分流行的图形,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③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弗里德曼认为对某一水平的失业率,可以对应多个水平的通货膨胀率,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10、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人名/国别:亚当斯密(英)
记忆提示:绝密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11、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人名/国别:大卫·李嘉图(英)
记忆提示:比太
①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
②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12、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人名/国别:赫克歇尔、俄林(瑞典)
记忆提示:H-O
①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主要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②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③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通过国际贸易会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如工资、利息、地租等)差异趋于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13、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人名/国别:克鲁格曼(美)
①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双向贸易现象
②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克鲁格曼认为,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14、理论:一般均衡状态
也叫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当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15、理论: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这个时候就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而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16、理论: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鏹穴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上海经济师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什么条件?
什么条件?         专业咋选?
专业咋选?         考哪几科?
考哪几科?         难度大吗?
难度大吗?         多久拿证?
多久拿证?         含金量高?
含金量高?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6236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6236号